刘锡诚|关于中国特色的民间文艺学 发布日期:2024-08-30   点击数:338  

 关于中国特色的民间文艺学

刘锡诚

 

摘要:关注、深入研究民间文学的定位、内涵、价值、现状等是中国民间文艺学的首要任务。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民间文学却长期遭受忽视、贬低,因此需要重新认识其地位与文化属性:民间文学是至今仍被广大民众普遍接受的口头文学,是民族精神的载体、民族文化的基因与文人文学的渊薮、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与现代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全球化、现代化、信息化、城镇化的社会条件下,生存场域受到冲击,民间文学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民间文学研究者应该深入田野调查和采录,把仍活在民众口头上的民间文学的形态记录下来,并进行比较研究,也要关注、研究新出现的都市传说,探求民间文学发展、演变,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民间文艺学。

关键词:民间文艺学;民间文学;文化属性;现状;变迁

 

陈泳超老师要我来中国民间文学前沿问题研究讲一次课。能够担任你们这个讲座的头一讲的主讲人,我感到很荣幸。我主要讲五个问题:一、民间文学的地位问题再认识;二、民间文学的文化属性问题再认识;三、民间文学的价值问题再认识;四、非遗时代民间文学现状的再认识;五、新故事传说和都市传说问题再认识。

 

一、民间文学的地位问题再认识

民间文学是广大的底层民众的精神产品,是口头文学创作。在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的构成中,民间文学的地位往往被忽视或被贬低。中国的文学应该是由官方的文学、文人的文学和民间的文学三部分组成的。这三种文学是分别由三个社会阶层的代表人物所创作的它们各自体现的价值观、道德观、伦理观、哲学观和知识系统是不同的。但是底层的民众人数最多无论在任何的社会形态下他们都是社会生产的主力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民间文学正是他们的文学。当然,民间文学的创作方式和存在方式,主要是口头传承而不是书面传承。

以往中外学者、作家们在谈到民间文学时,大多是把民间文学和文人文学对举。其中鲁迅说得最多,也最清楚比如人类在未有文字之前就有了创作的可惜没有人记下也没有法子记下……到现在到处还有民谣山歌渔歌等这就是不识字的诗人的作品也传述着童话和故事这就是不识字的小说家的作品他们就都是不识字的作家……不识字的作家虽然不及文人的细腻但它却刚健清新。朱自清也很喜欢民间文学在清华曾开过《中国歌谣》的课程但他对民间文学的评价有点低认为在艺术上不值得重视。譬如他在给罗香林编的客家民歌集《粤东之风》写的序里说:严格地说我以为在文艺方面歌谣只可以供诗的变迁的研究'我们将它看作原始的诗而加以衡量是最公平的办法。……除了曾经文人润色的以外真正的民歌字句大致很单调描写也极简略、直致若不用耳朵去听而用眼睛去看有些竟是浅薄无聊之至。……歌谣的好处却有一桩就是率真就是自然。这个境界是诗里所不易有即有也加过一番烹炼与此只相近而不相同。新中国成立以来民间文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第一次全国文代会上来自解放区和国统区的民间文艺家们就互相交流和酝酿成立全国性的民间文艺研究机构。文代会闭幕8个月后在中宣部副部长兼文化部副部长周扬的关心和领导下经过作为筹备单位的文化部编审处的筹备1950329日正式成立了全国性的民间文艺的专业团体——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创办了《民间文艺集刊》开始编辑《民间文艺丛书》通过出版刊物和编辑丛书等方式组织和推动全国民间文艺的采集、整理、分析、批判、研究(周扬《开幕词》。民研会开始隶属于文化部艺术局编审处继而隶属于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成立又转而隶属于文学研究所。1954年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加入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成为它的团体会员由于中国文联系统的各专业协会陆续成立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传统曲艺等民间艺术门类分别归属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舞蹈艺术研究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曲艺研究会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的任务则调整为主要是搜集、整理、出版和研究民间文学。在教育系统北京的高等学校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辅仁大学上海的复旦大学、震旦大学兰州艺术学院等1949年起先后在中文系开设了民间文学课;1952年院系调整后北京师范大学于1953年率先招收民间文学研究生。在科研机构1953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成立后转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文学研究所),郑振铎兼任所长何其芳任副所长设立了各民族民间文学组此前在北平从事俗文学研究的俞平伯、吴晓玲进入了古代文学组在延安鲁艺从事民歌研究的毛星、贾芝、孙剑冰进入了民间文学组。在建国十七年时代以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为代表的民间文学的收集、整理、研究以及以高校与研究机构为代表的民间文学教育和研究大体上可以说是延续了、继承了北大《歌谣》周刊发刊词中所说的文艺的传统以及40年代在延安鲁艺文学系、音乐系和文艺运动资料室得到发扬的传统把民间文学作为文学成为新中国文艺中与作家文学并行的一脉。这一时期少数民族的民间文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发掘。以建国十周年为起点开启了《格萨尔》《江格尔》和《玛纳斯》三大史诗的调查记录工作1966文革爆发前,已经获得了十分可喜的成果。少数民族的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被纳入中国文学史。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民间文学的搜集和研究进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好的时期。先后进行了若干有组织的调查和采集发现了耿村、伍家沟等故事村各地发现了一些故事家和歌手他们的创作和演述个性得到了关注和研究,启动了为期二十五年的《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和《中国谚语集成》的普查采集和编纂工程,同时编纂出版了五四以来《中国新文艺大系民间文学集》。

曾经于20世纪30年代写过建设民间文艺学、几十年来为民间文学教育和学术研究做出贡献、建国初期以民间文学专家身份担任了中国作家协会常务理事的钟敬文先生1983年起把学术重点转向了民俗学。他希望在新的政治形势下能给十七年时期被打成资产阶级学科的民俗学以应有的学术地位。初始他联合一些其他学科的学者一道曾给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院长胡乔木写过申请希望在社会科学院成立民俗学研究所但没有得到批准。早在1964贾芝曾向胡乔木汇报我国民间文学领域的工作情况胡乔木同他有过一次谈话。198212贾芝和王平凡再次去看望胡乔木向他汇报当时民间文学和少数民族文学工作的情况他又做了一次简短的谈话。这两次谈话特别是后一次谈话正是钟敬文等学者酝酿和行动恢复民俗学的学科地位的前后并没有涉及民俗学的问题。胡乔木逝世后他关于民间文学的谈话收在了《胡乔木谈文学艺术》人民出版社1999一书中。后来钟敬文采取了另外的一些办法:在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里设立民俗学部在《民间文学论坛》上开辟民俗之页专栏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开设民俗学课程,联合其他学术领域里的几位学者联名提出了倡议书并于1983年成立了中国民俗学会。

据有关材料,1997年,受到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目录调整工作的影响民俗学作为二级学科被放在了社会学一级学科之下而原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面的民间文学二级学科被取消——中国语言文学下的民间文学含民俗学被改变成了社会学一级学科下的民俗学含民间文学民间文学只是作为三级学科分别被包含在了民俗学二级学科,以及中国文学一级学科下的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文艺理论三个二级学科之中,原中文系民间文学博士点也被自动转为民俗学博士点。

我曾先后在《文艺报》上发表《向国家学位委员会进一言》、在《社会科学报》上发表《民间文学向何处去》,指出近百年来,在中国民间文学与民俗学从来是有联系而又有区别的实际是各自分立的两个学科把民间文学看作是文学的一部分是符合中国国情和中国文化史实际的。民间文学与民俗有密切联系又交织难分但民间文学与民俗在本质上又是有区别的。从其本质上看民间文学属于意识形态是生活的反映而不是生活本身。把民间文学看作是民俗的一个部分、看作生活本身从而改变民间文学作为社会生活的艺术反映的性质也就是说抹杀了民间文学的意识形态性。鲁迅说的民间文学的目的在表达意见表达意见当然就是表达老百姓的观点不是依附于统治阶级的士大夫阶层的观点更不是统治集团的观点其意识形态性昭然可见。所以我觉得在与作家文学对举中阐释民间文学是一种特殊的文学论述它的特点和优长分析它的意识形态性是无可非议的。过去学界有一种把民间文学过度拔高的见解最典型的是1958年北大五三级的学生写的文学史和北师大五三级学生写的中国民间文学史作者们把民间文学说成是文学史的主流和正宗曾引起一些著名的文学研究者的反感连当时我在民研会工作的几位同事也发表过批评文章。但现在有些学者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将其说成是社会民俗、甚至是生活的一部分从而完全否定了民间文学的意识形态性或热衷于民间文学的形态学范畴的模式化、类型化等(在此笔者要声明的是形式主义的研究也是需要的)但大家都扎堆儿于此,完全抛弃了对民间文学作为文学创作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关注,恐怕也是一种不能不重视的偏向。

承认民间文学属于意识形态,承认民间文学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性,就不能避开它的作者们的社会地位。民间文学是自原始社会以后的任何一个社会形态中的广大劳动者的文学创作,我想,这应该是没有疑问的。过去在有关文献中还往往在劳动者之前加上"被压迫的几个字。毋庸讳言在作者群的社会地位问题上过去是有不同看法的。比如最早全面论述民间文学是什么的一篇文章是胡愈之的《论民间文学》作者移植了西方民俗学家英国人类学派的观点,认为:(民间文学)创作的人乃是民族全体

文学研究会成立以后,我国第一本民间文学概论式著作、徐蔚南写的《民间文学》,则认为民间文学是属于无知识阶级无产阶级的这个无产阶级其实指的是底层的文学。徐蔚南的这个观点大体被后来的学界所接受和沿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一边倒倒向苏联民间文学改称人民口头创作被认为是劳动人民的创作。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时代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对于包括民间文学类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者的社会身份忽略不计只承认其特点是口传心授、世代相传、在一定社区里被创造和再创造并被在社区所认同和持续发展。这一定义基本上等同于创作的人乃是民族全体也可以说回到了或同意了西方人类学派19世纪末20世纪初所提出的观点显然与我们新中国成立以来民间文学领域里的传统的观点大异其趣。我们的传统观点认为民间文学是下层劳动者的创作,包括农民、手工业者,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这个定义恰恰是我国学界五六十年代批判的资产阶级的理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诞生,旨在保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从大的方面来说我国是接受的因而我国是最早批准这个公约的缔约国之一。它的功劳还在于让我们认识到作为构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五类中之第一类的民间文学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基因。这样判断民间文学的社会意义和文化史意义显然大大超越了我们仅只从与文学的对举意义上去认识民间文学的作用、意义和地位。但在一些具体问题的理念上我认为与我们的认识之间是存在着差别的。由于《公约》只关注非遗在一定的社区里被创造和被认同而对其创造者、持有者、传承者的社会地位亦即是否劳动者采取忽略不计的立场所以在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申报、认定、保护大量宫廷的、宗教的文化遗产如天坛祭天、地坛祭地、宗教音乐、宫廷音乐等给予了足够的注意而对由普通劳动者创造的而又没有利益可图的民间文学类则相对关注不够。香港城市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的主任郑培凯指出,古琴与昆曲我还要加上京剧是属于作为主导的大传统所滋育的与士大夫阶级生活文娱相关的应该属于大传统而不属于散漫零碎''很少进行系统化的保护、研究与整理小传统。从各级政府到商家都较为关心和热心于这些带有大传统色彩可以提供利益和政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类别而民间文学则恰恰是属于由社会底层的劳动者所口传心授和自生自灭地传承散漫零碎只为老百姓表达意见满足自己的精神诉求很少进行系统化的保护而又没有利益可以提供的精神文化产品。也恰恰是这些浩如烟海的口头语言艺术是民族的文化的基因,蕴藏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二、民间文学的文化属性问题的再认识

民间文学的文化属性问题,是中国的文化理论、文学理论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不是我们现在提出的,而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已经争论得非常激烈的一个大问题。六十年代初期陈伯达在社会科学院的会上最先提出"厚今薄古的批判继承原则。提出这个口号以后在全党全国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当中一时成为一个不可动摇的方向。在文学史上曾经出现了以论代史的倾向。民间文学因为主要是农村劳动者的口头语言艺术于是被定义为是传统的遗产是过去时代的东西。农民是小生产者天然地带有落后性和保守性所以民间文学自然地、天然地是既反映了劳动者的优秀本色和世界观、伦理观、道德观等又羼杂着浓厚的宿命论、封建迷信以及其他小生产者的狭隘心理的遗产被认为是不适合于实行四化的时代、不属于社会主义社会。故而其内容是不能无批判地继承的,更不是社会主义新文化的组成部分。尽管马克思主义主张历史唯物主义,但这个问题在我国意识形态下却是一个很难解决的理论问题。

现在我们已经进入现代化的时代,民间文学的文化属性问题,民间文学的内容是否有继承性的问题仍然或隐或显地存在于一些自命为意识形态专家和领导者的头脑之中。举一个很特殊的例子。某某省曾经申报了槃瓠信仰这个项目就是大家所熟知的瑶族、畲族、苗族的祖先信仰传说或者说图腾信仰传说。这个传说在《后汉书南蛮传》、晋干宝《搜神记》等书里面就有记载了。瑶族等民族以槃瓠为其祖先图腾其信仰和传说至今还在一些民族中流传本民族并不因自己民族是槃瓠的后裔而感到屈辱。图腾信仰和图腾传说是历史形成的是民族认同的一种信仰文化。这个项目经省级专家委员会审批通过报到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来也已通过了评审并报到了国务院。正当此时据说一位省里的高级官员提出反对意见。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文化部的主管官员和在场的专家们对此举无不哑然失笑最后大家研究决定给国务院办公厅打电话立马把这个项目撤下来。回想全国解放之初共产党的干部进城的时候都是要学习社会发展史的人是猴子变来的这是唯物史观的常识。可是这位省级领导干部竟然如此缺乏历史唯物主义的常识这是比较极端的例子。还有的领导干部把民间文学说成是封建迷信,动不动就用精华与糟粕的观点来判定民间文学。我们要学会用唯物史观来分析历史上形成的民间文学,而不能用不是精华就是糟粕这种二元对立的观点来判断民间文学。

民间信仰在民间文学中随处可见。有的是在民间文学的内容里羼杂着某种民间信仰的观念,有的是演唱的某些民间文学作品是某种仪式的组成部分,不一而足。许多少数民族的民间文学作品尤其是长篇叙事诗或史诗或叙述民族的大迁徙或叙述部落之间的征战很多都是在某种仪式上演唱的。贵州西部苗族中发掘出来的英雄史诗《亚鲁王》就是在丧葬仪式上演唱的不举行丧葬仪式是不能随便演唱的。又比如苗族的牯藏节十二年举办一次届时要举行隆重的斗牛仪式杀牛祭祖请鬼师念扫牛经意在超度牛魂到祖先住处去,以使族人免受灾害。接下来依次敬奉祖先、唱祭祖歌、跳芦笙舞、杀牛吃肉等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入选的苗族古歌,有的就是在牯藏节的仪式上演唱的。

怎样看我们今天仍然在传述传唱的民间文学中存在有民间信仰的内容和观念这样的文化现象呢?这是以往的民间文艺学建设中未能解决、未来的民间文艺学建设中无法绕过的问题。信仰是任何一个民族和个人生存的一种需要。问题是什么样的信仰。所谓民间信仰,其核心是灵魂不灭的观念。在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什么神对我有用就信什么神一块石头一根草木一座山一条河历史上的某个英雄人物都可能成为崇拜的对象赋予它神灵之气。无论是自然神还是人格神信仰都渗透着灵魂的观念。历朝历代流传下来的民间口头文学作品,大都渗透着民间信仰,或包含着

民间信仰的因素。这是无法否认的事实。因为它们的创作者和传承者以及广大受众,主要是小生产者的农民群体,它们受到生产力不发达和科学欠昌明的局限把平安幸福的愿望寄托在某种神灵的身上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自是无可厚非的谁也不可能超越历史的局限。在我看来过去时代被创作出来、流传下来的民间文学作品历史上或现在还为老百姓所接受所传承是因为其中的内容和观念适合于那个时代或现代老百姓的精神需要否则它就不会流传下来这是很浅显的道理。也就是说在民间文学的发展演变过程中老百姓有文化选择的自由选择哪些作品、选择什么观念和选择什么样的信仰不是也不能由知识分子或者领导者来代替老百姓做出选择的。历史上出现过的许多观念、信仰有的可能已经逐渐地被淘汰了也有一些被继续认同而传承下来用唯物史观的立场看来科学的发展不可能解决宇宙间所有未知的领域和问题包括信仰和观念未知的领域总是要比已知的领域大得多。须知有无灵魂的问题在世界范围内至今也还是一个科学上没有终极答案的问题。民间信仰问题之所以在我们国家里成为一个敏感的问题盖来源于我们的意识形态使然在经典的马克思主义著作中我们都没有读到对民众中的民间信仰甚至关于灵魂观念的批判和干涉我们看到的只是用唯物史观对这样的历史文化现象的解剖和辨析。恩格斯说:在远古时代人们还完全不知道自己身体的构造并且受梦中景象的影响于是就产生一种观念:他们的思维和感觉不是他们身体的活动而是一种独特的、寓于这个身体之中而在人死亡时就离开身体的灵魂的活动。从这个时候起人们不得不思考这种灵魂对外部世界的关系。既然灵魂在人死时离开肉体而继续活着那么就没有任何理由去设想它本身还会死亡;这样就产生了灵魂不死的观念这种观念在那个发展阶段上绝不是一种安慰而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命运并且往往是一种真正的不幸例如在希腊人那里就是这样。到处引起这种个人不死的无聊臆想的并不是宗教上的安慰的需要而是由普遍的局限性所产生的困境:不知道已经被认为存在的灵魂在肉体死后究竟怎么样了。同样由于自然力被人格化最初的神产生了。恩格斯没有简单地用精华与糟粕来区分历史文化现象更没有用糟粕这类字眼来批判古人的文化选择而只是描述了、探究了灵魂观念产生的社会的和精神的原因以及灵魂观念与远古时代是相适应的,即在那个发展阶段上绝不是一种安慰,而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命运

民间文学是经历了不同社会阶段发展过来的,因此它所反映的、渗透于其中的、包含着的思想观念,并不是某一个社会阶段所独有的而是在不同社会阶段中都认可、都崇尚的。譬如说我们中国的伦理观孝德问题弱小者最终获得胜利等在民间文学中俯拾皆是。所以我认为民间文学作品里所渗透的和包含着的伦理观、道德观、价值观是具有普世性的。在今天的社会里我们仍然是接受的甚至还要大力倡导的。这样说不等于说民间文学没有历史局限性。关于民间文学的历史局限性笔者在多年前写的《关于民间文学的几个问题的探讨》里列举了三点:1原始观念的遗留;(2)小生产本身的局限;3)统治阶级思想的影响。这里就不展开说了。

归纳起来,对于民间文学的文化属性问题,我的基本观点是凡是流传到今天的到现在还被广大底层老百姓普遍接受的,还在口头上传承的民间文学,就是当今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民间文学的价值问题再认识

在以往出版的一些民间文学概论和民间文学理论著作中,讲到民间文学的价值时,说民间文学具有科学价值、实用价值、教育价值等。而讲科学价值时不过是说民间文学能为科学研究提供资料。这样阐释民间文学的价值显然是不科学的甚至降低了民间文学的价值降低了民间文学在人类文化史上的地位。关于这一点此前已有学者发表了十分有益的批评和商榷的意见。通过深入的研究和讨论正确恰当地认识或阐释民间文学的价值,成为当前民间文学理论研究的一件重要而紧迫的事情。因为阐释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民间文学的文化地位和民间文艺学的学科地位的确立。

首先,民间文学是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的集中载体。作为一个民族中人数最多的底层劳动者的语言艺术创作,民间文学最直接地表达了劳动者的自强不息的精神表现了他们的希望和憧憬他们的世界观和道德观。无论是在大自然的面前抑或在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方面还是在抵御外侮的反侵略反奴役战争中,自强不息是一个民族的最宝贵的民族精神,一个秉持自强不息精神的民族是永远不会言败的。

恩格斯在论爱尔兰民间歌谣的一篇文章中认为,爱尔兰民歌是他们给自己被奴役然而未被征服的人民留下的最优秀的遗产这些歌曲大部分充满着深沉的忧郁这种忧郁在今天也是民族情绪的表现。爱尔兰在17世纪沦为其他民族的奴隶他们失掉了一切。而渗透着深沉的忧郁情绪的爱尔兰民歌就成为这个民族的不屈的民族情绪的表现。从世界范围来看这种例子还很多芬兰的史诗《卡列瓦拉》也是一个著名的例子。芬兰人认为把这部史诗整理出版是他们民族的骄傲。这部史诗是芬兰民族的百科全书是这个民族的民族精神的代表。俄罗斯大作家果戈理在论到他的民族小俄罗斯的歌谣时也赞美歌谣是民族精神的体现:他们(小俄罗斯)的歌谣,不论是以妇女或是哥萨克为主的,内容总是戏剧性的——这是长时期显露于人民中间的民族精神和生气蓬勃的骚动不安的生活的标志。

其次,民间文学是民族文化的基因,是民族的文化和文学。从远古先民的口头文学到阶级社会里的底层劳动者创造的民间文学其所保存和传播的一些价值观如忠孝节义、诚实厚道、同情弱者等等是在漫长的农耕文明中逐渐约定俗成而且超越不同社会阶段的因而可以称之为普世价值。这些具有超越时代的特点、具有普遍意义的、常被称为道德化的价值观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与西方世界一些国家和民族的、被学界称为物质化的价值观是迥然有别的。崛起于春秋末期、中国文化中的儒家学派的仁、义、礼、智、信五常,其实是在民间社会和民间文学中早已为劳动者群体所认同了的价值观基础上系统化、儒家化了的价值观。

至于民间文学与文学的关系,鲁迅说过这样一段话:神话不特为宗教之萌芽美术所由起且实为文章之渊源。每当旧文学衰颓时因为摄取民间文学或外国文学而起一个新的转变。在勃兰兑斯的巨著《十九世纪文学主潮》中所描述的英国文学史上古典派的最后一位诗人薄伯之后在远离政治生活中心的、生气勃勃的、还没有被文明的弊端弄得精疲力竭的那些国家中英国民族拥有那么强大的文化后备力量他所说的后备力量就是指的英国的民歌以及麦克弗森的《欧辛集》出版在欧洲各国所发生的影响。这个历史无疑成为鲁迅这个断语的一个有力的佐证。郭沫若说:从文学史上看一种新的体裁出现都是民间文学走在前头。中国的诗很长时间都是四言的。五言诗到建安、正始的时候才固定下来但是民歌里已经先有了。七言诗的产生更迟三国时代大都是五言诗只有曹丕写过一首较好的七言诗。但是七言在民间歌谣谚语里早就有了,《后汉书》里引了许多民间谣谚,大都是七言的。

第三,民间文学是人类的共同文化遗产,是促进各国人民和各社会集团间更加接近以及确认其文化特性的强有力手段;民间文学既是历史上形成的文化遗产,又是现代文化的组成部分。

对民间文学的价值的这个观点和表述,来自联合国大会于1989年在巴黎召开的第25届大会通过的《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草案》。这个草案写道考虑到民间创作是人类的共同遗产是促进各国人民和各社会集团更加接近以及确认其文化特性的强有力手段注意到民间创作在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方面的重要意义它在一个民族历史中的作用及在现代文化中的地位强调民间创作作为文化遗产和现代文化之组成部分所具有的特殊性和重要意义承认民间创作之传统形式的极端不稳定性特别是口头传说之诸方面的不稳定性以及这些方面有可能消失的危险。草案还提出民间创作或传统的民间文化是指来自某一文化社区的全部创作这些创作以传统为依据、由某一群体或一些个体所表达并被认为是符合社区期望的作为其文化和社会特性的表达形式、准则和价值通过模仿或其他方式口头相传。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这个草案提交各会员国。联合国专家们的这个意见是立足于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社会、经济、历史、现代的状况的应该说比我们既往的一些表述其眼界要更加开阔定位也更加准确些特别是强调地指出了民间文学既是历史上的文化遗产,又是现代文化的组成部分。这一重要的观点,很值得我们参考吸收。

从民间文学是民族精神的载体、民间文学是民族文化的基因和文人文学的渊薮,以及民间文学是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与现代文化的组成部分这三点来估价民间文学的价值,我们有理由得出下面的一个认识:一个忘掉了或失掉了自己民族的民间文学的民族,实在是可悲的。

 

四、非遗时代民间文学现状的再认识

民间文学并不是僵死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地发生着嬗变的。但是,民间文学的演变是遵循着文化内部的规律缓慢地进行的除非发生了涉及全民族的、整个地区的突发性的大事件大变故如灭国灭族如大地震灾害从而导致民族文化的中断。譬如曾经拥有广阔的地域、国力强大、达到相当文明高度的古代东夷诸部族在西周王朝发动的东征中被灭族灭国他们的文化今人只能在这些部族留下的连云港将军崖岩画、流徙至浙江衢州地区的姑蔑族的春神句芒神话和祭祀活动、红山文化玉器笔者假定在历史深处消失了主人的红山文化应该就是东夷部族文化的遗留),以及仍然在东部地区如山东中东部依稀可见的遗俗中窥见若干蛛丝马迹,而他们的口传的民间文学是怎么样的,我们就无从知晓了。

21世纪以来的近十多年来,全球化、现代化、信息化浪潮的来袭尤其是城镇化的急速推进把民间文学所依存的农耕文明环境削弱了或摧垮了从而使民间文学生存、传承、延续和发展的常态性遭到了破坏呈现出急剧衰微乃至濒危的局面。衰微趋势最为严重的莫过于一些发达地区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地区其现代化、城镇化的速度很快延续几千年的农耕文明条件快速地被摧毁原来的聚族而居的聚落形式被高耸的居民楼所代替居住条件单元居室的改变,切断了邻里之间的交流渠道,使民间文学的自然传承和传播形式顷刻间化为乌有了。

如果说,沿海一带发达地区,由于社会转型导致了民间文学传承和传播的困境甚至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深刻的命运危机的话那么在内陆地区、西部地区等更广大的地区也因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信息化的普及、意识观念的改变等给民间文学的传承带来了内容上的、思想观念上的、讲述语言上的变化。这些地区的大量农民纷纷到城市里去务工成为大城市或城镇的新移民城市人口迅速膨胀。不久前国家统计局公布我国城镇人口截止到2012年底已占到全国人口的52.57%。进城的农民失去了与土地和乡亲的联系短时间内又无法与异文化环境建立起认同感和归属感;由于失去了熟悉的聚落环境,也就意味着失去了他们所熟悉的口头传承民间文学的文化传统。

前文说民间文学既是历史上形成的文化遗产,又是现代文化的组成部分。民间文学的这种特点,就决定了民间文艺学既是遗产学又是现代学必须面对和研究民间文学的当代形态。但客观地说民间文艺学界同仁们对于当代即21世纪第一个十年我国民间文学的生存现状,尚缺乏在实地调查基础上的深入研究。

《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和《中国谚语集成》三套集成及其县区资料本中所收录民间口头作品,是20世纪80-90年代民间文学工作者从老百姓口头上记录下来的可以代表那个时段上中国民间文学在老百姓中流传的活态状况。尽管其中有个别地方做得有欠科学但瑕不掩瑜。时间已经过去了三十年。进入21世纪以来的十多年间中国社会开始转型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结构到思想文化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民间文学也不言而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我们没有看到各地的基层

文化工作者和民间文学研究者们在集成之后提供的后续记录材料。国家文化部于2005年至2009年发动了一次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笔者曾两次参加文化部组织的督查组走访了一些省市县仅就民间文学的普查来说我之所见各地所提供的仅仅是所谓信息而不是民间文学讲述现场的文本记录即使不是走了过场也算不上是一次认真的民间文学科学普查。非政府组织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在三套集成之后这几年又在组织《中国民间故事全书》的编纂和出版我手头没有可靠的资料据说已经出了二百多本了。我没有看到编纂这套大型《全书》的规范文件只是读了几本成书我读后的结论是基本上是20世纪80年代民间文学县卷本的编余材料,根本不是21世纪的当代流传形态的口述作品的记录文本。

我国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以来,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和高等学校民间文学老师也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陆续推出了一些比较规范的、合乎科学性要求的民间文学选本。仅就我所见到的,有如下一些选集:辽宁省《谭振山民间故事精选》(公民县、《何钧佑锡伯族长篇故事》(沈阳市于洪区、《满族民间故事辽东卷》(上中下三卷);吉林省《满族说部》(26);山东省《中国牛郎织女传说沂源卷》浙江省《西施的传说》(诸暨市、《刘伯温传说》(青田县、《海洋动物传说》(洞头县、《嘉兴端午习俗民间故事》嘉兴);江苏省《白蛇传精粹》(镇江市、《吴歌精粹》苏州市、《沙家浜石湾山歌集》常熟市以及学者周正良与陈泳超搜集记录的《陆瑞英民间故事歌谣集》常熟市;陕西省《长安斗门牛郎织女传说》(西安市长安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嘹歌》平果县。等等。至今没有看到权威部门发布的全面统计材料以上所列民间文学记录作品出版物仅仅是我所见到的。显然要根据这么几本书来研究21世纪之初民间文学的活态现状是远远不够的。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满族民间故事--公布后保护主体单位组织了六个满族自治县的实地调查调查采录的成果编为《满族民间故事辽东卷》(三卷一书并对若干健在的老故事家80年代讲述的故事与这次调查中讲述的故事文本进行了对比研究以探讨30年来在新的社会条件下民间故事的变化。他们在辽宁省境内六个满族自治县调查时发现一些老故事家讲述的民间故事比他们20世纪80年代调查时讲述的同样一个民间故事情节显得简单了,语言也没有30年前讲述的丰富了。

时间进入了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非遗时代的民间文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加之中国是个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国家,沿海和内陆的情况也相差甚远,所以我们要对

民间文学的活态状况做出深入调查,做出回答。各地的民间文学研究者们,特别是那些进入了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的保护单位应该像辽宁满族民间故事项目保护单位所做的那样适时地组织一次田野调查和采录有条件的地方除了笔录外还可利用录音录像等现代手段),把现在活在民众口头上的民间文学的形态记录下来并进行比较研究,探求民间文学在全球化、现代化、信息化、城镇化的社会条件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也是建构中国式的民间文艺学的要求。

 

五、新故事传说和都市传说问题再认识

李扬先生翻译了布鲁范德的《消失的搭车客:美国都市传说及其意义》,在民间文学界主要是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同行们中间掀起了一阵小小的热浪我也在网上读了黄景春等学者写的一些有关文章。其实我们面对这个问题久矣。1963年上海最早盛行讲述新故事出现了一些故事员创作了很多新故事。其中吕燕华在当时很有代表性她在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镇小蒸公社讲故事。上海曾经就新故事开过研讨会。如何对待新故事运动成为民间文学界的一个难题文化大革命前夕19665月,我和另一位同事曾被派往吕燕华所在的上海青浦区朱家角去做过调查。

1965年下半年起,我被调到《民间文学》编辑部担任临时负责人主持刊物的工作。在我的头脑里新故事不是从传统的民间故事的结构基础上自然发展起来的而完全是根据一个既定的主题创作而成的像是小小说。因此我认为新故事不能归为民间文学应该算是群众创作。在刊物上发表的一些文章甚至社评也都是把新故事当作群众创作。但民间文学界在新故事问题上分成了两派争论很大到后来吉林民间文学研究者张弘同志提出了改旧编新的主张。民间故事是传统民间文学中的一种体裁是在漫长的时间段里经过一代代的群众的创造、不断加工琢磨、添枝接叶而形成的叙事作品有的作品甚至形成了一个比较定型的母题,而不是像作家创作那样的个人创作出来,没有经过一代代群众的加工琢磨的叙事作品。

现在我们读到的美国的都市传说,我以为与我们中国20世纪60年代曾经出现过的新故事有相似之处。那些新故事是个人的创作在群体中的传承传播的历史很短几乎没有流传的历史可言。这样的作品虽然具有口头性口头性只是民间文学的特征之一),但没有集体性、变异性、传承性也没有民间作品常有的模式化特点故而很难被认为是民间作品。正像我们现在所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那样一个地方上申报上来的项目是否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项目的要求专家们内部控制在大体要有一百年的流传史就是说大体要有晚清到民国前后至今的百年流传史吧,不够这么长的流传史的项目,就不能承认它具备了非遗代表作的资格。

美国的历史不是很长,鲜有中国这样丰富多样、流传生命很长的民间文学。晚年旅居澳大利亚的华人民间文学学者谭达先博士在世时,曾同我讨论过这个问题他认为美国、澳大利亚这些国家的历史太短几乎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民间文学有的都是土著民族的口头文学。现在布鲁范德的都市传说似乎与我们所说的街谈巷议相近比如某日在公共汽车上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如杀人啦抢劫啦事情发生后会很快在市民中传开。这种故事在美国可能算作民间文学但在中国却很难被认可。因为它很难具有大致相同或相近的故事情节、叙事语言,也很难在一定社区中被多次重复传述、被群体持续认同。尽管我不认同把已经看到的都市传说算作民间故事和民间传说,但这并不妨碍民间文学研究者去研究它。

我要讲的21世纪中国民间文艺学的使命问题,亦即中国式的民间文艺学的建设问题,到此就结束了。谢谢大家来听讲。下面欢迎老师和同学们批评。

 

本文选自2013年3月6日在北大中文系“民间文学前沿讲坛”的讲课记录稿,注释从略,详见原刊。

文章推荐:邓永江

图文编辑:刘深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