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 → 学位教育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发布日期:2021-07-14   点击数:3321  

  
       陕西师范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国家培养高等院校、中等学校师资和教育管理干部以及其他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被誉为“教师的摇篮”。学校前身是1944年成立的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1954年更名为西安师范学院,1960年与陕西师范学院合并,定名为陕西师范大学,1978年划归教育部直属。建校70多年来,学校秉承“西部红烛精神”和“厚德、积学、励志、敦行”的优良传统,立足西部,服务全国,已发展成为一所有重要影响的综合性一流师范大学,为国家培养各类毕业生47.1万余人,形成了“抱道不曲、拥书自雄”的学风和“淳厚博雅、知行合一”的校风。现任党委书记李忠军教授,校长游旭群教授。
  学校设有研究生院和21个学院(部)、1个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和民族教育学院(预科教育),有70个本科专业,3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有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教育博士)和1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设有1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国家重点学科4个,4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7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90篇博士论文入选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优秀教育博士专业学位论文,16篇硕士论文入选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优秀论文;有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3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4个,教育部教育立法研究基地1个,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基地1个,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1个,全国妇联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旅游局研究基地1个,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5个,农业农村部研发专业中心1个,陕西省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26个,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陕西省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1个,陕西省重点舆情信息研究中心1个,陕西省思想政治工作重点研究基地1个,陕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6个,陕西省教学团队29个,陕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8个,陕西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5个,陕西省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5个,各类研究中心(所)80余个。学校设有远程教育学院、教师干部培训学院等办学机构,此外,还设有教育部西北高师师资培训中心、教育部西北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陕西省基础教育资源研发中心、陕西省教师教育指导中心和陕西省干部教育培训基地,以及中国唐史学会、中国古都学会等几十个学术团体和学术机构。
  学校两校区图书馆面积5.78万平方米,藏有纸质图书401万册,引进国内外电子资源87个平台,263个数据库。学校还设有红烛校史馆和教育博物馆,教育博物馆由中国教育馆、妇女文化馆、历史文化馆、书画艺术馆四部分组成。学校编辑出版《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自然科学版)、《当代教师教育》《中国历史地理论丛》《中国艺术教育》等学术刊物,其中《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首批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是国家重点支持建设的11种高校社科学报之一。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文学院始终坚持“全面发展,突出重点,打好基础,形成品牌,交叉融合,突出特色”的学科建设理念,有力地推动了学科发展,提升了学科建设水平。
  文学院具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其下设11个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13个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包括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文艺学、中国古典文献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文艺与文化传播学、文体研究与文学教育、跨语言文化研究,以及美学(硕士点)、课程教学论(语文教学论方向硕士点),已形成了由学士、硕士到博士、博士后的人才培养体系。
  文学院设有汉语言文学(师范)、中国语言文学(基地班)、汉语言文学(创新实验班)、秘书学和汉语国际教育5个本科专业。其中,中国语言文学(基地)为首批设立的国家文科(中文)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和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为陕西省名牌专业和首批教育部特色建设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入选陕西省“一流专业”建设项目、秘书学专业入选陕西省“一流专业”培育项目;2019年汉语言文学专业成功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0年秘书学专业成功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0年汉语言文学专业顺利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第三级认证。学院现有1个教育部与国家外专局批准立项的“长安与丝路文化传播”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个教育部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个国家级语言文字推广基地,2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中心(陕西师范大学语言资源开发研究中心和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1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陕西师范大学语言文化实验教学中心)。近年来,学院教师先后主持马工程教材项目1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4门,省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教学团队5个。
  文学院目前各类在读研究生总数1800余人,其中在校学术型和专业型研究生近500人,博士研究生230余人,公费师范生教育硕士1100余人。近年来,先后有1篇博士学位论文获得全国优博论文奖,5篇博士学位论文获得全国优博论文提名奖,12篇博士学位论文获陕西省优博论文,3篇教育硕士毕业论文入选“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优秀论文”。除学校设立的各种奖学金外,文学院还设立了以著名学者高元白先生命名的“元白语言学奖学金”、霍松林先生命名的“松林奖学金”“霍松林国学奖学金”以鼓励研究生创新学习。
  文学院一贯坚持“重基础训练、重理论素质、重学术规范、重人文教养、重社会实践、重能力提高”的人才培养理念,不断深化教学改革,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显著成就。文学院设有汉语言文学(师范)、汉语言文学(创新实验班)、汉语言文学(基地班)、秘书学、汉语国际教育5个本科专业。其中中国语言文学(基地)为首批设立的八个“国家文科(中文)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之一,2009年被评为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2001年被评为陕西省名牌专业,2007年入选首批国家级特色建设专业,2013年陕西普通本科高校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017年汉语言文学专业入选陕西省“一流专业”建设项目、秘书学专业入选陕西省“一流专业”培育项目。“国家文科基地(中文)创新实验区建设成果”、“国家级汉语言文学教育特色专业建设成果”系列丛书——《雏凤新声》(学生诗词集)、《教魂诗魄》(教师诗词集)、《木铎之音》(教师散文集)、《翰墨溢香》(教师书法作品集),自2011年起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教师队伍中有陕西省教学名师4人,宝钢教育教师奖5人,明德教师奖2人,第十四届霍英东青年高校教师奖1人,首届陕西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1人。学院教师先后主持马工程教材项目1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4门,省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教学团队5个。毕业研究生中,有1位博士的学位论文获得全国优博论文,4位博士的学位论文获得全国优博论文提名奖,11位博士的学位论文获陕西省优博论文,2位教育硕士毕业论文入选“全国第二届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优秀论文”。
  近年来,文学院先后与韩国国立全北大学、高丽大学,美国贝尔蒙特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史密斯大学,越南社会科学院,香港教育大学、中文大学、浸会大学、岭南大学、台湾辅仁大学、世新大学、彰化师范学院、台南大学、嘉义大学、成功大学、真理大学等高校和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合作领域不断拓展,有力提升了学院的国际声誉。同时,学院还积极选派教师和学生赴国(境)外高校进修学习,有力地提升了学院的国际化水平。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