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档案

巴莫曲布嫫(彝族)

 


  巴莫曲布嫫,彝族。1964年4月出生于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全名“巴莫阿尕曲布嫫”。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口头传统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 副会长,国际史诗研究学会秘书长。

个人网页:中国民族文学网  中国民俗学网    个人空间:民俗学博客


教育背景
1964年4月出生于四川凉山昭觉。1980年7月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附中;1984年7月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汉语言文学系,获文学学士学位(论文指导老师:陶立璠教授);1988年7月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史哲部,获法学硕士学位(民族学,导师:马学良教授);2000年9月─2002年1月年哈佛大学文理学院访问博士研究生(课程导师:格雷戈里·纳吉教授);2003年7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俗学专业,获法学博士学位(民俗学,导师:钟敬文教授、刘魁立教授)。
 
工作经历
1984年7月至1985年9月在四川省凉山州文联《凉山文学》编辑部工作,1988年入职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1990年聘为助理研究员、1998聘为副研究员、2003年聘为研究员,2010年定岗为三级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2003年)、博士生导师(2013年)。
现为该所口头传统研究中心主任(2015-),创新工程“民族文学理论与实践:研究范式与前沿问题”首席研究员,“中国民族文学网”学术总监(2004-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专业职称技术委员会(2011-)、学术委员会委员(2005- )、学位委员会委员(2004-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2015- );
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人文社会科学中心理事(2002-2008)、特约研究员(2009-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专业职称技术委员会委员(2008-2010)、民族文学研究所南方民族文学研究室副主任(2002-2003)、数字网络工作室负责人(2003-2010)、民族文学理论与当代批评研究室主任(2004-2014);口头传统研究中心执行主任(2003-2014);“中国少数民族口头传统图文音影档案库”首席研究员(2013), “中国史诗学”首席研究员(2014-2015);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信息化建设项目“口头传统专题数据库”主持人(2013-2016)。
 
学术兼职
副会长(2015- )、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2010- )、中国比较古典学学会副会长(2009-2016),国际史诗研究学会秘书长(2012- )、国际民俗学者组织(FF)通讯会员(1999- );中央民族大学重点学科特聘教师(2013-2014),中山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2007- ),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客座教授(2012- ),巴莫姊妹彝学小组成员;“中国民俗学网”学术总监(2003- );《民族艺术》、《民俗研究》、《民间文化论坛》、《节日文化》、《古典研究》(香港)编委;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史诗卷编委会”副主编(2018-);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中国史诗百部工程”编委会副主编(2014-)、“中国节日志”编辑部副主编(2012-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据库”编辑委员会委员(2013-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少数民族文学分卷》副主编(2009,2016)。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组成员(2007-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专家(2008- );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全国知识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2015- )。
 
科研成果
在治学方法上坚持田野研究、民族志写作与学理思考的互动,力图在口头传统与书写文化的联结点上探究人类表达文化之根,书写民俗生活的“表情”(钟敬文先生语),追问民间思想的“真型”(杨成志先生语)。已出版个人学术专著《鹰灵与诗魂──彝族古代经籍诗学研究》(2000),《神图与鬼板:凉山彝族祝咒文学与宗教绘画考察》(2004);译著《荷马诸问题》(Homeric Questions, 格雷戈里·纳吉著,2008)。在《文学评论》、《民族文学研究》、《民族艺术》、《民俗研究》、《民间文化论坛》、《口头传统》(美)、《亚洲族群性》(英)、《日中文化比较研究》(日)、《比较民俗学》(日)、《日本民俗学》、《美国民俗学学刊》等学刊上发表过论文、文章和调查报告;主要代表作和学术观点见《叙事语境与演述场域》、《“民间叙事传统格式化”之批评》、《口头传统与书写传统》、《田野研究的“五个在场”》(学术访谈)、Traditional Nuosu OriginNarratives: A Case Study of Ritualized Epos in Bimo Incantation Scriptures(英文撰写);参与编撰的著作有《中华文学通史》、《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史》、《中国少数民族民俗大辞典》、《彝族文化史》、《彝族风俗志》、Mountain Patterns: The Survival of Nuosu Culture in China (华盛顿大学出版社,2000年)、《四川大凉山》及《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少数民族文学分卷)等。
 
治学领域
彝族古代经籍诗学研究:个人专著《鹰灵与诗魂━━彝族古代经籍诗学研究》对历代彝族古籍中的诗学论述进行了全面考察和系统钩沉,对“以诗论诗”的表述形态、文化语境、理论体系、范畴命题、思维方式和批评模式等问题作出了细致的归纳和探究,较为完整地梳理出彝族古代诗学潜在的理论体系及其学术流变,廓清了彝族古代书面诗歌的发展走向及其诗学理论的基本要义。

口头传统研究与民族志书写:基于凉山彝族口头论辩与史诗演述的田野作业和追踪研究,从反思学术史的批评立场,将既往民间文学搜集、整理、研究中存在的种种弊端概括为“民间叙事传统‘格式化’”,同时以“五个在场”为基本学术预设,从田野研究的具体案例中抽象出具有示范意义的研究模型和理论思考,对于深入阐解中国少数民族史诗传统提供学理性支持,对史诗学、民间文艺学及民俗学的田野研究有一定的方法论意义;有关田野主体性的探讨和田野工作模型的提炼,在相关平行学科领域也引起了反响。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2004年以来,深度参与了地方、国家和国际层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2003-2004年,作为5人专家组成员参加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评定暂行办法》的起草;2007年以来,多次出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的届会、常会和工作会,为中国政府代表团提供学术支持和现场咨询;2008年经文化部推荐,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专家。目前正与中国民俗学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评审工作团队一道承担政府间委员会审查机构任期内的国际项目评审工作(2015-2017,主持人之一)。

人文学术与信息化建设:长期主持和参与中国民族文学网和中国民俗学网的学术策划、信息开发、系统升级改造和更新维护,在网络建设和数字化建档方面有一定工作实绩。先后主持过中国社会科学院网络中心信息化建设重点推广项目“民族文学研究所子网建设”(2003-2005)、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信息化建设项目“口头传统研究专题数据库”(2013-2016)等多项院、所级重点项目。2015年被聘为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全国知识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研究方向
民俗学与民间文艺学(民间叙事传统);彝族民俗文化与文学传统(彝族民俗、古代经籍诗学、毕摩仪式文学);
口头传统与书写传统(南方史诗传统、彝族口头论辩和史诗演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及其实施)
 
研究生教学
教学领域:南方少数民族史诗传统,口头传统与田野研究,民俗学理论与方法论
研究生课程:(1)南方族群叙事传统;(2)口头传统研究及其方法论:专业英语导读;(3)口头传统的田野研究与民族志写作;(4)民俗文化视野下的南方少数民族文学
 
荣誉获得
2018年,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中组部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万人计划”)
2018年,当选“2017中国非遗年度人物”;
2017年,入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
2014年,《荷马诸问题》(译著)获第八届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2008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建设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2007年,获文化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2005年,获北京师范大学唐圣基金“钟敬文民俗学奖”;
2004年,“Traditional Nuosu Origin Narratives: A Case Study of Ritualized Epos in Bimo Incantation Scriptures”(论文) 获第五届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1998年,《彝族古代经籍诗学范畴与命题的基本模式》(论文)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青年学术成果评奖”一等奖;
1998年,获“中央国家机关各族妇女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誉称号;
1997年,《“诗魂说”与“三魂说”》(论文)获 “全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论文佳作奖”;
1997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巾帼建功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
1991年,参加编著的《彝族文化史》获北京市优秀科学成果一等奖。
 
Baidu
map